印度近幾年的發展迅速,增速常常“冠絕全球”,但今年以來,每一個季度的增速都能讓市場大跌眼鏡,與去年同期形成的對比非常鮮明。
今年的前兩個季度,印度GDP增速分別為5.6%和5.0%,第三季度的增速也不容樂觀。前不久,知名機構穆迪已經將印度今年的經濟增速下調至5.6%。
事實上,今年以來,印度政府不遺余力實施了諸多刺激措施,印度央行也成為降息最為激進的央行,但效果甚微。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11月15日指出,盡管印度已經實施了多輪經濟刺激措施,但這些政策發揮效力需要時間,現在說經濟放緩已經觸底還為時過早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和西塔拉曼此前的樂觀表態形成反差。此前,西塔拉曼表示,印度經濟將在第二財季(7-9月)增速有所恢復。印度央行持有類似觀點。央行表示,7-9月印度經濟將從4-6月的5%提升至5.3%。
但是,近期披露的經濟數據打擊了財政部和央行的信心。印度9月份工業產出萎縮4.3%,服務業PMI連續第二個月處于50下方。多數分析機構預測,印度經濟增速在7-9月份處于繼續尋底過程中,大概率低于5%。
西塔拉曼表示,在9月份宣布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公司稅削減之后,各公司正在計劃新的投資。她說,實際的投資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。
大規模的刺激措施必然伴隨著支出的大規模增加。印度政府的財政刺激引發市場對印度財政赤字的擔憂。針對這一問題,西塔拉曼表示,現在就說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無法實現其財政赤字目標還為時過早。政府的資產出售計劃進展順利。